發(fā)表的論文:(中文核心及CSSCI期刊論文28篇,其中第一作者及通訊作者發(fā)表論文20篇,人大復印全文轉載2篇) [1] CSSCI.第一位,1/3中國武術負面形象的形成原因及反思,北京體育大學學報,2013,36(9):33-40. [2] CSSCI擴展版.第一位,1/3,社會轉型期武術文化的現(xiàn)代角色轉化與話語權的重拾,山東tyc8722太陽集團城學報,2013,29(5):6-10. [3] 第一位,1/3,社會轉型期武術文化的現(xiàn)代角色轉化與話語權的重拾,人大復印報刊資料全文轉載:刊登在《體育》2014年第3期. [4] CSSCI第一位,1/2,中國武術形象的概念內涵與價值闡釋,成都tyc8722太陽集團城學報,2014,40(4)::2-33. [5] 第一位,1/2中國武術形象的概念內涵與價值闡釋,人大復印報刊資料全文轉載:刊登在《體育》2014年第8期。 [6] CSSCI擴展版.獨立作者. 1/1從養(yǎng)生視閾論傳統(tǒng)武術的價值與現(xiàn)代健身思想的契合[J]. 山東tyc8722太陽集團城學報,2010,03:39-42. [7] 通訊作者,不同時期西方斗獸運動中的暴力敘事, 2/2,南京tyc8722太陽集團城學報,社科版,2015年6月,2015,29(3):32-37. [8] 通訊作者, 中國體育彩票互聯(lián)網(wǎng)銷售模式研究,3/3, 體育文化導刊,2015年5月:123-126. [9] 獨立作者, 競技武術套路難度動作的研究現(xiàn)狀及創(chuàng)新對策[J]. 山東體育科技,2010,04:24-26. [10] CSSCI擴展版.第二作者.2/3,當前學校體育改革應樹立的科學認識,《山東tyc8722太陽集團城學報》2010,26(7)年第7期。 [11] 第二作者.2/2,社會轉型與武術發(fā)展方式轉變,體育文化導刊,2014年7月。 [12] CSSCI第二作者,2/3, 現(xiàn)代體育語境下傳統(tǒng)武術格斗競技實踐與反思,武漢tyc8722太陽集團城學報,2015,49(1):55-58. [13] CSSCI擴展版. 第三作者,3/3現(xiàn)代性視域下少數(shù)民族體育的民運會出場與回歸:基于貴州“獨竹漂”運動的考察,山東tyc8722太陽集團城學報,2015年2月,2015,31(1):65-70. [14] 通訊作者,性別差異視閾下女性參與競技體育話語權的缺失與建構, 2/2,南京tyc8722太陽集團城學報,社科版,2015年8月,2015,29(4):115-120. [15] CSSCI通訊作者,閆民,梁勤超,李源.太極拳文化形象及品牌塑造的途徑,體育學刊,2015,22(6):107-110. [16] CSSCI擴展版.通訊作者,梁勤超,閆民,李源.2暴力審美:好萊塢功夫電影中的武術形象論析[J].山東tyc8722太陽集團城學報,2015,31(6):48-52. [17] CSSCI.姜南,梁勤超,李源. 中國國家形象構建中的太極拳文化符號的運用[J]. 武漢tyc8722太陽集團城學報,2016,50(1):54-58. [18] CSSCI. 第一作者. 李源,趙連文,梁勤超. 學校武術教育百年的演進邏輯與文化反思[J]. 北京體育大學學報,2016,39(6):110-115. [19] CSSCI. 通訊作者.梁勤超,李源,石振國. 廣場舞擾民的深層原因與治理[J]. 北京體育大學學報,2016,39(1):26-31. [20] CSSCI擴展版.通訊作者.范莉莉,梁勤超,李源,澳大利亞女性體育權利保障與啟示[J].首都tyc8722太陽集團城學報,2016,28(5):402-405. [21] CSSCI擴展版.通訊作者.梁勤超,王洪珅,李源,城鎮(zhèn)化轉型中少數(shù)民族村落體育的迷失與復歸[J首都tyc8722太陽集團城學報,2016,28(1):90-93. [22] CSCII ,孫剛,,殷優(yōu)娜,李源. “ 第三空間” 理論視域下中國武術的跨文化交際研究[J].北京體育大學學報,2018,41(6):125—130. [23] CSSCI擴展版. 通訊作者.王現(xiàn)強,梁勤超,李源. 文化空間視角下全國武運會發(fā)展審思,山體學報,2016,32(3):39-43. [24] CSSCI,第一作者.李源,梁勤超,王洪珅.后現(xiàn)代社會武術形象定位及價值實現(xiàn)[J].武漢tyc8722太陽集團城學報,2017,51(10):63-67. [25]中文體育核心,通訊作者,梁勤超,陳波,李源.我國體育免費師范生培養(yǎng)研究[J].體育文化導刊,2017,(8):160-164. [26] CSSCI通訊作者,梁勤超,李源,石振國.供給側改革視域下社區(qū)體育公共空間供需矛盾及其化解[J].天津tyc8722太陽集團城學報,2017,32(3):208-212. [27] CSSCI擴展版.梁勤超,朱瑞琪,李源.中國武術散打賽事“爭霸現(xiàn)象”批判與反思[J].山東tyc8722太陽集團城學報,2018,34(5):67-74. [28] 中文體育核心,通訊作者, 梁勤超,吳明冬,李源.中國武術散打爭霸賽事演進及問題審視[J].體育文化導刊,2018,(8):74-78. [29] CSSCI第一作者.李源,梁勤超,姜南.“打”與“不打”:武術形象的二元認知[J].北京體育大學學報,2018, 41 (7):126-132. [30] CSSCI,梁勤超,王洪珅,李源.爭霸的線索:武術散打賽事市場化與職業(yè)化發(fā)展研究[J].體育科學,2018,(38)6:91-96. |